中国人平常心看待“投奔”他国运动员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里约奥运会,一名叫“GuiLin”的运动员出现在了巴西女乓的名单中。她被证实是入籍巴西、来自广西南宁的桂霖。

23岁的桂霖在10多年前就告别故乡,随教练去往巴西,并在那里读书、训练。2012年,她代表巴西参加了伦敦奥运会。此番,也是她第二次登上奥运舞台。

乒乓球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这也意味着,桂霖的对手极可能就是中国选手。消息传来,社交媒体上显得波澜不惊,中国人心态更加平静理性。

替外国参赛不说,打的还是中国人,此类事件至少在桂霖出生的20多年前是荒谬、不可思议。1989年加入日籍,并取日本名字的原女乒队员何智丽,就一度背负了“汉奸”“叛国”的骂名。

当然,起因还在于何智丽在一次比赛后用日语说“呦西”,撩拨国人的敏感神经。虽说体育无国界,她也难免被裹挟到中日关系的大潮中。

彼时正值中国逐渐开放的年代。收入与训练的巨大反差、世界级大赛的名额限制以及退役安置等问题,一时间归化者众。曾有媒体统计,1989年至2013年,归化他国的中国运动员就超过50人。

他们中不乏各项目的实力选手。但身份归属上,他们既是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又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争议与反思中,习惯了高喊“为国争光”口号的国人心态逐渐成熟宽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铁榔头”郎平率美国女排亮相时,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发出“郎平,我爱你”的呼喊声。热情和鼓励替代了“千夫所指”。

同样是北京奥运会,时年50岁高龄的栾菊杰代表加拿大参加花剑比赛中,高举一面“祖国好”的旗帜。观众们以热烈掌声回应。

四年后,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夺得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时,手抚胸口高唱哈国国歌,眼中饱含泪水。她原名赵常玲,祖籍湖南永州。

凡此种种,无不令国人百感交集。残酷的现实背后,是一群为了梦想和生计奔波的人。

替他国出征里约奥运会,桂霖并不“孤独”。在韩国参赛运动员名单中,乒乓球选手田志希和射击选手丁洋恩也来自中国。

丁洋恩原名张金铃,2006年5月远嫁韩国,目前已加入韩籍、育有一双儿女。田志希17岁时就只身赴韩打球,此次将参加女单和女团两个项目的比赛。

田志希接受媒体采访时并没有回避这个话题。她说,现在世界排名前列的中国选手都是自己曾一起打球的队友。

里约奥运会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恩怨纠葛渐行渐远,桂霖们正享受着这个时代的馈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