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戏消遣华文教育

华教的发展和传承,自然不是123的数字游戏,但是,也不是ABC的文字游戏。可惜,朝野的领导,美眉提到这个领域,总是选择性地应对,放大自己的一点成绩,缩小一样难尽的前景。

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魏家祥当下和行动党古来国会议员张念群律师争辩,也是这样,力证“千错万错,安华的错:“在那(1990年至2000年)期间是基于受到之前的教育部长安华在位期间,高压手段对待华教,致使华教的发展寸步难行。”

若是这样,1991年安华离开教育部,转任财政部长之后,按理说嘛,华教理当迎来春天,“再度现出曙光”了。事实上,显然不是这一回事,拨款的拮据、学校的增建、师资的培训、教学的媒介、班级的密度,拉扯至今,悬而未决。

凡此种种,魏家祥大而化下,轻写淡描张念群律师援引董教总报告“巴生河流域、柔佛新山县和槟州共缺134所华小已是过时的数据”;历经十年变迁,所需“数目并非这么多”云云。

纵然此说确然,“数目并非这么多”,那是几多呢?可惜,文告之中,魏家祥始终没有明白的说明,而是在“马华过去长时间以来都是不遗余力在处理(华教)”的交通圈继续兜兜转转。

长话短说,总而言之,信不信由你,对魏家祥来说,这个国家的华小规模不但“更胜从前”,而且“日益壮大”。这样的立论,不知意指什么?所谓的“规模”,怎么界定?魏家祥文告之中的“更胜从前”和“日益壮大”之语,如何评估?

时光荏苒,倏忽17年来,华小增建,不过17所。平均而言,每年增加一所。那么,想要增加100所华小,则需静待一百年了。如果希冀倍增现有的1000所学校,恐怕一千年也不够。这样的速度,这般的效率,当真是“马华的丰功伟绩”吗?

何况,17所学校,追溯上来,其实只有“8所是中央政府全力负责兴建, 另外6所则是中央政府拨款数百万令吉给董事部兴建”。从瓜拉庇劳迁至芙蓉达城的巴力丁宜华小, 还是发展商李典和名下耗资1100万令吉承建的。

此外,位在加影先锋镇华小的加影新城华小,乃是(州)政府提供6英亩的学校保留地,另外拨款450万令吉建校。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难道还不清楚吗?

汇率大跌,百货通膨,大城小镇的一小间店屋,也要叫价一两百万了。这一笔微不足道的450万,当真可以建一所学校?若非,不知兼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的魏家祥,怎么点评华社上下的献捐?

当然,马华办事不力的假象,是制造不来的。然则,洋洋洒洒之语,沾沾自喜之词,到底也遮掩不了华教的现况和未来。蒲种哈古乐华小打破先例,被改名为深静小学之后,今后华小搬迁是否将会面对原校地方父老的阻扰,还真难说。

可惜,阿谀奉承之徒,只想膝下承欢,何曾顾及华教的千秋万岁?否则,按照魏家祥的这一篇〈华文教育不是数字游戏〉,踌躇满志的马华公会大可可以得到2017年林连玉精神奖了。(光华日报)

倏忽17年来,华小增建,不过17所。平均而言,每年增加一所。那么,想要增加100所华小,则需静待一百年了。如果希冀倍增现有的1000所学校,恐怕一千年也不够。这样的速度,这般的效率,当真是『马华的丰功伟绩』吗?

董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