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能否“解封”?英媒:难度大,抗疫或是“持久战”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16日报道,为应对不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英国3月23日开始全面封锁。“封城”对抑制病毒扩散至关重要,但是却严重干扰民生。相关法案规定,英国政府必须在4月16日前,公布下一步计划。

然而,摆在唐宁街面前的是一系列重大决策:何时行动?解除哪些限制?如何控制病毒传播?如何权衡短期内挽救生命、长期内挽救经济和社会?报道指出,解封难度巨大,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为什么不能全面解封?

报道称,就算疫情已经触峰、感染率已降到极低,英国还是不能立即返回常态。最佳预测是,现在英国已经感染(也就是可能获得免疫)的人只有4%,即6300万人仍是潜在的目标。

突然全面解封,病毒可能会扩散。把传染率降低60-70%才能减少病例。所以,眼下必须同时减少人与人的接触。

如果要停止社交疏离,必须同步采取其他措施抑制病毒,至少要预防感染者病症恶化、进入重症监护。

二、加强检测、追踪能否有效遏制病毒传播?

报道认为,大幅度增加检测是所谓“追查、摧毁”战略的前提。也就是查清病例,检测接触者,扩散之前隔离。

英国刚开始出现病例时采取的就是这种措施,当时英国只有为数不多的输入型病例。追查成功,就可以控制病毒传播。

但是,就算有了大规模检测,也不可能立即回归常态。必须同时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疫情死灰复燃,而且,这些措施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因为疫情未发生根本改变:有病毒就会有传播,弱势人群染病后更可能发展为重症。

此外,大规模检测工程巨大,且行动必须迅速,才能保证走在病毒的前面。再有,只有在病例不太多的情况下,这种策略才可能最有效。

三、保护高危人群能否控制疫情?

现在英国试图在全社会所有层面遏制病毒传播,能否把目标改为控制病毒在风险最高的人群中传播吗?

分析称,英国采取封城措施是为了防止重症监护陷入瘫痪,确保高危人群不染病。

爱丁堡大学教授伍尔豪斯说,“对80%的非高危人群来说,新冠病毒确实可怕……但是,这并不会压垮医护体系,也不会导致全社会禁足。如果能够切实加强避险……就可能有更多余地,甚至可以永久放松某些限制。”

目前英国高危人群必须居家隔离12周。政府采取的加强性措施可能包括,所有医护人员、护工、去探望老年人的人都必须定期接受检测,确保不携带病毒。最好还要有抗体检测,证实他们已经免疫。但这样做的危险在于,社区中流通的病毒越多,控制越难。

四、能否分期、分批解封?

伦敦卫生与热带疾病医学院的库查斯基说,综合来看,有些人际交流和活动(传播病毒)风险更小。他的观点是,根据传播风险把限制措施大体分为低、中、高三级。

低风险包括户外锻炼。目前英国政府的建议是,每人每天可以到户外锻炼一次、期限一小时。中风险包括允许一些出售非必需品的商店恢复营业,或者允许人们偶尔在家外聚会。风险更高的措施包括复工、复课、患者和全家隔离等。

不过,报道认为,权衡解封顺序难度很大,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利益和停止病毒扩散的风险。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教授弗格森说,必须找到一系列持续控制病毒传播的办法。“毫无疑问,解封可能会依据年龄、地域分别决断……需要有社区内的普遍测试,有效隔离患者,查明病毒传播区。”

五、疫情触峰后有望“解封”吗?

疫情触峰后,仍然需要考虑在多大程度上继续抑制病毒的传播。可以努力把感染率降到最低,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疫情复燃。但这个选项的代价是,必须在更长时间内坚持封锁。

另外一个选项是,尽早结束封锁,认可在社区内将继续存在大批病例。还可以考虑的是,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封锁、还是按地区甚至按城市分别决断,把封锁重点放在疫区。

BBC称,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是疫苗。但是,距离可靠的疫苗上市还要一段时间。目前能做的只是等待。今后几个月,至少一部分人的生活可能会更接近常态。但是,摆在英国面前的,仍然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